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

BDSM的壞處


有必要先說明清楚這篇的背景故事,避免大家以為BDSM真的有很多壞處。


其實沒有,BDSM只是個中性的興趣,就像錢一樣,有人說錢是邪惡的,有人說錢只是個交易工具,但是大家都討厭沒錢,我也討厭沒錢,也討厭沒有BDSM的生活。


這篇只是個重度BDSM玩家在輕微憂鬱症發作後的自我記錄,很多瑣碎的雜念,人生短暫,可以不用詳讀。






2015年6月,我突然BDSM臉書帳號自殺,是6月吧?現在回想起來已經覺得是上個世紀的事情,細節有些都記不清楚了。


在帳號自殺之前的幾個月,其實腦袋常常出現「可能該去死了」之類的念頭,一直有放不下的事情沒做完,遲遲沒有實現。


臉書帳號自殺其實是我模擬死亡的第一步,先從網路上消失吧,以前曾經消失過一段時間,那時候能換來平靜,這次離開不知道能不能對自己有所改善。BDSM不是生活必需品,BDSM圈認識的人不是真正的朋友,BDSM關係是建立在玩樂、性慾、各取所需,大家都報喜不報憂,M角色的還可以用憂鬱來吸引S們關心,沒有人會想跟脆弱、恐懼、充滿各種煩惱的S來往吧。



  • BDSM圈的朋友,可以同甘,無法共苦。

「主人,有什麼困難煩惱都可以跟我說。」奴這樣貼心的提醒,而我看著他的臉,只覺得一陣厭惡,「憑你?你不要給我惹麻煩,我就能少一點煩惱了。」那段時間就是這樣子易怒,任何人的言語、評論,甚至好心建議,都能讓我覺得是在諷刺,尤其是被自己認定能力比較弱的M關心,更是瞬間防衛心+999。



  • BDSM的S/m、DOM/sub角色會便成個性的標籤,忘了在生活中我們只是普通人類,S和DOM不是神,m和sub也不是弱者。

在今年已經過去的短短幾個月內,我換了工作內容、幫老闆解決大事、被老闆出賣在眾人面前丟臉、出車禍、買了房子、背了房貸、和裝潢師傅來來往往、搬了家、和舊房東討押金、出國玩、出國出差、很親的長輩兩次手術、家人車禍、和鄰居吵架、家裡漏水。這些事情其實把生活搞得七葷八素,接踵而來的情緒影響,很少向圈內的人提起,我自己幫自己訂了一個「保密」的原則,我不說生活私事、你不說生活私事、我們不跟別人說起房間裡的事情,這樣才能保護彼此,保護慾望的火苗夠淫蕩夠背德,不會被柴米油鹽玷汙了。


  • BDSM帶來的快樂,是精心設計過的快樂,需要劇本,需要醞釀氣氛,不容易保存。

在今年已經過去的短短幾個月內,和M吵架、拒絕BDSM圈內的人愛慕、發現自己被圈內的人封鎖、被圈內信任的人放鴿子、調教完收到很差的回饋意見、喜愛的M猝死、嚴重慾求不滿對方卻無法配合、被嫌身材差、拒絕陌生網友邀約被辱罵、看到很無趣或無腦的私訊或動態或討論(N次)、在臉書討論中看到歷史重演(N次)、感到被其他小團體排擠。


打開臉書,一點都感覺不到興奮或快樂,調教照片也引不起我的性趣,對現實生活的憤世嫉俗蔓延到BDSM上,太簡陋的挑技術毛病,太多乳溝太多屌的是在賣肉,太專業的覺得對方懂不懂什麼是BDSM啊?還是在藝術創作以為畫面好看就好,繩縛看膩、拘束太麻煩、木乃伊不環保,只剩下疼痛類的還有些感覺。可是,我好像是希望自己能感受到這些疼痛?



  • BDSM社群說穿了還是一個社交場合,如果你對社交感到煩躁,很快地你也會覺得在BDSM圈很煩躁。煩躁到寧願放棄BDSM這個嗜好,在家一個人看片幻想自慰多輕鬆。

回想起來,悲傷的情緒是從那時候開始,吵架的M去接受了心理諮商,跟我分享了一些諮商後的想法,我心想,原來這些情緒、徵兆就是憂鬱啊?!那我不是也有點憂鬱?

爾後就不時提醒著自己,「嘿,要小心不要累積憂鬱喲,有什麼情緒就要發洩出來」,平時得過且過的部分,沒想到一清點,皆是不如意。

三月又碰上死亡,有點刻意讓自己沉溺在難過的情緒裡,不可能去見最後一面,我也只能用這種方法弔念她。「主人,你不要難過嘛~」「我朋友死了不能難過嗎?難道要當做什麼事情都沒發生?」


  • 不管你多麼用心經營的BDSM關係,多麼親密的BDSM伴侶,可能都見不得光。

在那之後,我就減少了圈內的活動,不時又從臉書上累積挫折感,看到曾經付出的心力被前M忽視,只記得缺點;被自認為是圈內朋友的人當成隨時可捨棄的不重要存在;被沒有得到高潮的M臭臉相向;調教完才發現對方喜好不同,全程只是在配合演出;看不慣的圈內人事物被別人捧得高高的。



  • 別以為大家都是BDSM人就能相處得來,我們只有一個共通點「喜歡BDSM」,除此之外,沒有交集。

如果一個興趣無法帶給你快樂,只有煩躁、挫折、無止盡地消耗你的能量,一個群體沒辦法讓你有歸屬感,那為什麼還要繼續?


打開臉書帳號,我得不到新知識,沒有刺激,兩眼無神的瀏覽過一則又一則的動態。臉書運算法越來越多廣告,強迫你收看一些毫無意義的內容農場文章,更反胃。


礙於自以為的友善圈內人兼女王形象問題,有些話也不想直接在臉書上講,但也沒其他地方可以講了,臉書只貼些裝腔作勢的哈哈哈今天天氣好好買了新玩具動態,我很討厭這樣的環境,還有放任這樣環境形成的自己。抱著僅存的快樂能量,我決定斷尾求生。



  • 在BDSM圈內高調點,可以創造出一個很厲害的形象,你能享受帶來的附加福利。但畢竟和現實中的你有點差距,最後累死的還是自己。

發覺自己的不對勁,請朋友推薦了一位心理諮商師,希望能透過別人的眼睛,找出我卡在哪裡。這位諮商師是圈外人,聽說我實踐BDSM之後,花了很多時間問我BDSM到底是什麼,怎麼開始,如何互動,認為我的憂鬱有一大部分是跟實踐BDSM有關,聽到此言,白眼都翻出了太陽系外,首先BDSM不是心理疾病好不好,我的「失常」只發生在工作上,有沒有在認真聽我說話啊?差點就要當場翻臉罵這位香草人。



  • 瘋子不會承認自己是瘋子,BDSM人也不會承認BDSM有害身心。

換了個諮商對象,這次是威脅我不乖乖出席約診,就要斷絕醫病關係。拜託,我在圈內見過、經歷過多少分分合合,斷就斷,天下抖M這麼多,不缺你一個。


  • BDSM人在一起快,分開也快,習慣之後容易影響現實人際關係。尤其是自尊心很高的S和DOM們,長期握有互動中的控制權,已經被慣壞。

專心在生活上一段時間,還是沒辦法忘掉BDSM,這我知道,變態是天生在血液裡的,不可能說斷就斷,這個事實已經在上一次脫離圈子時就充分體認到。


  • BDSM含有高度致癮成份。

情緒起伏不定的狀態下,我不相信自己,不敢實踐,怕無法控制情緒,讓對方身心受傷。

就算把所有關係切斷,能引起我興奮的,仍只有BDSM,香草性愛完全無味,不過一個人的BDSM實在持續不了多久,想要聽到慘叫聲,想要看到因我而苦惱的表情,沒有了對象的S或DOM,還有控制權嗎?



  • BDSM不是單機遊戲,一旦跟人連線對戰,就回不去了。從二人對打,發展成多人對抗賽,實踐的經驗越多,越需要跟別人互動。

勉強開了個窗口,隱瞞自己經歷,回到BDSM圈內和人聊聊天,卻發現許多不知道哪裡來的各式扭曲刻板印象,腦袋裡有個滿肚子BDSM知識的老師,想要不停地傳道宣講,就算不實踐了,也想要留下一點什麼,讓後來的人不至於重蹈覆轍。

想出聲,想被看見,想留下足跡,這些促使我又回到了臉書上。



  • BDSM潛移默化,將有其他影響日常行為不可預期的副作用,每個人不同。

如果說1到10分,一開始接觸BDSM的興奮度是20分,實踐二年之後大概是9分,實踐十年之後只剩下5分,被現實生活賤踏完就2分,但這樣清淡的BDSM,還是沒辦法割捨。

所謂的BDSM人,不單是形容一群興趣相近的人類,更可能是某種生物上品種分類,可能一輩子都會是這樣的人了。


「不論生病或是健康、富有或貧窮,始終忠於BDSM,直到離開世界。」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